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生活美學期刊第39期

  • 生活美學期刊第39期
    生活美學期刊第39期
    出版日期: 2017-12-31
  • 以人為本的新南向政策

    文/編輯部

    過了冬至,臺灣已正式進入冬天,當我們穿著厚重的外套棉襖時,四季皆夏的東南亞各國依然是艷陽高照。臺灣的地理環境及經貿條件與東協各國往來相當密切,近年來,由於婚配、工作、教育等因素,將近80 萬的東南亞新移民工,人口數甚至凌駕原住民之上,形成一股龐大新力量不容小覷,也讓臺灣形成一個多元文化、眾多族群匯聚的地方,政府積極推動以人文為本的「新南向政策」,強調在交流與融合的過程中,需要更多的尊重與包容。

    東南亞這個名詞對很多臺灣人來說是一個集合概念,臺灣藝術家運用政府提供的補助資源,得以深入我們過去極為陌生的國家,透過這群年輕藝術家,我們也一起看見了世界!前進東南亞,以當代藝術接地氣,奧賽德工廠廠長高森信男認為,雖然每一個國家情況不同,但是普遍有一個相同的特質,就是懂得在當地的社會政治氣候下尋找出路;新住民和移工的文化與生命經驗,豐富了臺灣,更是臺灣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;對已居住在臺灣一、二十年的新住民而言,若新二代更能認同自己多元的文化,進而將這些元素轉變為自己的養分,相信他們一定有更幸福的人生。

    回顧中臺灣的藝文發展,臺灣的國民詩人吳晟,他的退休生活,為樹發聲,為樹寫詩,為樹找活路,過得充實又自在,本期「藝文之美」單元將探訪他生命中的另一片森林;前文建會主委翁金珠三十年的從政生涯中,不變的是她秉持理念,堅守於教育、藝術、文化的領域,努力推動相關的政策及法案,同時,她認為美感原本就存在我們的心中,也存在生活中、生命裡;木藝藝師黃文彬從放牛班到普通班,從老師到藝師,義無反顧,樂當一位「木頭人」,把一生的木模技藝發揮到極致;中生代藝術家曾子雲的創作理念甚至生活哲學,都追隨著蘇軾、黃庭堅等文人書畫家的腳步,以一個「放鬆」的精神,創造了自己的藝術高度;油畫家林憲茂的作品中,絢麗奪目的色彩,彷彿來自宇宙大自然的巧手天成;翩翩起舞的律動感,像要從畫布中騰躍而出。一連串的藝文饗宴在彰化生活美學館接續登場,邀請大家安排一趟美學之旅。

    文化必需傳承、藝術需要接軌,藝文界有許多的新星崛起,本期藝壇亮點專訪兩位年輕的藝術家,讓不同世代一起來發聲。鄭崇孝以卡漫傳達嚴肅議題,利用「嘟嘴男孩」勾勒出畫面的敘事性跟趣味性;劉芸怡藉由攝影凝結了行旅所遇的老建築生命經驗,帶您從夢境、建物、空間,再回到心靈的記憶之窗;「特別報導」中王舜平用色彩作畫,揮灑無礙,在繪畫的世界裡,他就像小叮噹走入「任意門」一般;8 年級刺繡藝術家李政諺認為刺繡只是一個媒介,他在乎的是藝術,創作宛如修行,期待不斷演化與成長。

    文化體驗─社區藝術文化筆記